一、事业单位面试的流程
1.面试报到抽签
考生一般需要提前10~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考场工作人员核对考生身份证和面试通知书等相关证件。之后,考生抽签确定分组和进场顺序,有的地区是先抽分组签,再抽顺序签,有的地区是一次抽取确定分组和顺序,如:j(1),表示第三组第1个进场。
2.候考
考生抽签完毕后进人候考区等待考试,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有考场工作人员监督,上卫生间需要工作人员陪同。如排在下午考试,午饭也由工作人员送到候考室,防止泄题。
3.进入考场
按照顺序,轮到某考生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号考生入场。”考生随同引导员到达考场门口后自行进入考场。引导员不许直接叫考生名字,否则算严重违反考试纪律,一般引导员也只知道考生顺序编号。
4.答题
考生进入考场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落座后,考生一般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导入语后,考试开始。要特别注意,考生不能自报姓名,如在考场内自报姓名,考生会被当场取消面试资格。
5.退场
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他补充,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补充。主考官宣布考生退场,考生到候分室等候分数。
6.公布成绩
记分员收集各考官对该名考生的评分表,核算分数。核算完毕,交给监督员审核,监督员和主考官签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到候分室对考生宣布,也有的在候分室张贴。有个别地区是考生当场等待分数公布后再离开考场,这种情况适用于招考人数比较少的情况,大部分地区实行候分室制度。
7.面试结束
考生得到分数后一般被要求尽快离开候分室,不得逗留和随意走动。考生回家等待,网站将公布入围和体检名单。
二、面试的题型
在事业单位面试中,九大测评要素是核心。为了引导考生表现出在某一测评要素上的能力强弱情况,考试组织单位会依据测评要素设定具体的题目来要求考生作答。不同的题型,由于其内在的特质各不相同,导致在测查的能力要素方面会有差异。因此,事业单位面试会综合运用各种题型,来全面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来说,命题人所设计的面试问题根据其功能的不同,通常有六种展现形式,包括背景性问题、智能性问题、意愿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和行为性问题。
1背景性问题:了解有关于应试者个人基本情况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营造和谐的面试氛围、验证简历信息和为后续深入面试提供便利。
2意愿性问题:测查应试者在职业选择方面的考虑,内容会涉及应试者的价值取向、求职动机、职业兴趣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主要用于考查应试者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3智能性问题:考查应试者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通常以一些较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或带有哲理和隐喻性质的材料为主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等。
4情境性问题:创设一种假设性的情境,考查应试者将会怎么做。通常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测查出考生的相关能力要素,如人际关系处理的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等。
5行为性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应试者过去的行为。考生通过讲述过往的真实经历,来展现自己对于以往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原则,使考官对应试者产生基本的能力认知,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胜任岗位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6知识性问题:涉及完成岗位职责所要求的技术性或具体的知识,也可能考查更复杂的知识。此类试题可以考查应试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根据研究历年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真题我们发现,随着事业单位面试组织的更加严谨、科学和规范,虽然以上六类题目展现形式功能齐全,但在具体的考试中出现的并不均衡。其中智能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出现较多,其他题型出现较少。通过总结共性的答题方法总结出八类面试题型:时政类问题、哲理类问题、活动类问题、管理类问题、人际类问题、动机类问题、言语类问题、特殊形式类问题。
1.时政类问题
时政类问题以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素材,题目命制紧跟国家时事政策、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现阶段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事件。面试过程中,考官对考生作答进行评分时,不仅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必要的知识性储备,而且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透过时政现象看到社会问题本质,通过解决根源问题,淡化或消弭不良的社会影响,强化社会现象的积极意义,弘扬社会正能量。
例如:深秋季节,道路两旁堆满金黄色树叶。很多市民觉得分外美丽,可是环卫工人很尽职,及时扫走了落叶,群众说破坏了美景,环卫部门认为必须要及时清理,否则存在安全隐患。对此,你怎么看?
时政类问题重点测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问方式一般为“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考生整体作答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哲理类问题
哲理类问题是以智慧箴言、哲理故事、哲理诗句、生活哲理等为命题素材,侧重考查考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考官依据考生的作答内容,评判考生是否符合公职人员的价值取向。
例如:有人说成功不能妥协,不妥协是成功的基石;也有人说成功需要妥协,妥协是一种智慧。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妥协和成功”的关系。
哲理类问题重点倾向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问方式一般为“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则故事带给你哪些启示”“你有何感想”等。考生整体作答要把握核心观点,全面看待问题,表述有理有据,形象生动。
3.活动类问题
活动类问题直接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组织调配人财物的能力、协调利益主体间关系的能力等。命题人有时会根据考生报考职位的不同,设计不同情景的面试考题,通过考生作答时体现出的工作思路来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组织活动的经验和能力。
例如:为了提升机关干部的人文素养,准备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如果由你负责,请你提出三个有创意的活动主题,并就其中一个说说你的具体活动安排。
活动类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计划能力,即对职能的预计、对工作的策划;二是组织能力,即对方案的组建、对活动的安排;三是协调能力,即对单位的协助、对人员的调配;四是管理能力,即对责任的承担、对事情的处理。
这四种能力对于一项工作或任务来说,互为条件。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严密的组织实施、科学的工作方法、出色的管理技巧,才能使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
4.管理类问题
管理类问题,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命题,通过设置各种情境,给予应试者一个特定的身份,要求应试者妥善处理突然发生或是情况复杂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考官通过应试者的回答:及对其表现的观察和记录,考查应试者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判断其是否适合或胜任所报考的职位。
例如:某市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区内主干道拓宽改造,要将道路两旁几十颗大树进行砍伐,引起市民强烈反对,因此在砍伐现场,有群众情绪激动、出面阻拦,现场群众越聚越多,阻碍了交通。如果你是现场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办?
5.人际类问题
人际类问题是对考生人际间的适应、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以及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意识(权限、服从、合作、协调、指导、纪律、监督)等方面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
例如:你和同学一同考入新单位,你勤奋且成绩突出,但领导对你印象不佳,而你的同学却受到领导信任,并且在工作中还总是为难你,你会怎么做?
人际类问题,主要考查的是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个别题目也会糅合对应变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此类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说服与影响他人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等。
6.言语类问题
言语类问题,往往要求考生针对题目给定的主题、设定的身份和情境等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达到使信息接受者能够理解和认同的目的。
例如:你去会计事务所参加业务骨干培训的机会,只有一个名额,你很想去,但是手头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处理,你想争取这个机会,你会怎么跟领导说?请现场模拟。
言语类问题,顾名思义主要考查的就是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由于题目命题形式相对灵活,所以每一类题目考查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情景模拟题除了考查考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还考查了应变能力;演讲题还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串词编故事题,则涉及对考生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考查。
7.动机类问题
动机类问题,主要考查应试者报考事业单位的动机,即为什么要报考事业单位以及应试者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是否与事业单位工作相匹配的试题,是对个人与岗位匹配度的一种考查。例如: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你认为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有什么不同?
动机类问题不仅考查应试者对事业单位工作特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考查应试者对社会、工作、生活及自我的认知能力,让考官有效了解应试者对工作的态度,求职的原因,以及考虑本单位所提供。
8特殊形式类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考试的不断深化,除了以上七种基本题型外,还存在一些形式比较特殊的面试题,如材料题、漫画题。由于出题方式的不同,这些题目的审题方法也与上述题型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将这两类问题单独分列出来,称为特殊形式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