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我们可能都曾有过远大抱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闯出一片天地,直到毕业时才发现原来现实生活有着很多不易,能够踏踏实实地找份安稳的工作就是很好的结果。
公务员岗位不仅自带光环,在福利方面也很有保障,而最吸引人的可能是体制内稳定的工作性质,因而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首选目标。可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却不可小觑。
公务员考试向来不简单,不仅笔试涉猎面广,面试也非常严苛
在大家的印象里,高考大概是“最难”的了,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实际上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上岸难度可并不亚于高考,一旦稍有失利,不存在退而求其次,只能来年重考。
而且公务员考试不仅只是基本科目,还涉及了很多与学生时代,思维模式大不相同的题目,不仅涉猎面广,思路也较为独特,不一定平时成绩好就能顺利考得高分。
更令广大考生表示“压力山大”的是,面试往往是更大的考验,有些人笔试成绩拔尖,面试成绩出来后却直接排到几十名以外。可见公务员考试每个环节都很严苛。
激烈的竞争中,为何总有人能一次完成“翻身”
公务员考试上岸难,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报考人数太多,本着择优录取的原则,自然也会大大提升了平均门槛。就拿这次国考为例,全国两百多万人报名,录用比为68:1。
而这还只是平均数而已,在一些经济发展势头好的城市,或者福利好的岗位竞争就更激烈了。比如广东省有个职位是1889人抢一个“铁饭碗”。
基本上没有哪个岗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考上的,很多考生最后要遗憾地成为“分母”。可是中有那么一些人,却能一次参考就脱颖而出顺利实现上岸。
一位考生在网上分享了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想要增加录取概率,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找对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报考,这恰恰是多数考生没仔细研究的。
很多人高考填志愿的时候知道结合多种因素斟酌,可是报考公务员考试时,却只看办公位置、部门、待遇。只有了解岗位并充分结合自己知识背景和性格等方面,才能表现出明显优势。
其次,既不要全盘否定国考培训的价值,也不能完全依赖。这位同学在准备笔试的时候,是全靠自己默默学习的方式,因为自律性强所以进度一直不曾有耽误。
不过他本身参加普通面试的经历就很少,而国考面试的模式更有很多不同,多名考官同时对着自己,很容易紧张到发挥不好。所以后期他也参加了一些专门训练。
在没有家庭支持、缺少人脉的情况下,这位同学靠着自己明智的选择,和踏踏实实的努力,第一次参加考试就顺利被录用,完成了“翻身”。
他表示考公务员和很多大考一样,你不能只是盲目地选一个看似“可以”的岗位,然后埋头苦读,把结果交由命运。选对方向并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多吸收别人经验才行。
国考中应届生岗位明显更多,大学生考公务员要全力以赴争取一次上岸
公务员考试从不简单,但总是有人能一次成功,也不靠人脉,背后总有自己的好方法。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话,除了多借鉴经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那就是能在应届时考,就别拖到成为往届生。就如2022年国考,其中约有七成岗位是面向应届生。有不少学姐学长,毕业时没意识到考公的价值。
直到工作一段时间才明白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别不是一星半点,这个时候再想起报考公务员,只能用往届生身份,报考岗位有限、上岸难度也明显增加。
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如果比较迷茫,不是很确定自己想要什么类型的工作模式,而平时成绩又有望上岸,不妨先尝试考公或考编,因为应届生身份在这类考试中很重要。
公略教育小结:公务员考试的报考热度正在增加,想要提高自己“翻身”的概率,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学习那些一次通过的考生的经验。同时也需要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考试,过度紧张反而不利,只要认认真真复习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总会增加上岸的可能。